“小切口”民生实事⑤|以绿色低碳培训为抓手 全面提升职工职业素养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在民生改善的宏大叙事中,有这样一些“小切口”的故事,正悄然改变着职工们的生活。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,作为山西省建筑领域的重要力量,一直以来不仅专注于建筑项目与科研创新,更将目光投向了关乎职工迫切所需的细微之处。近日,一系列“小切口”民生实事在其推动下逐步落地,为职工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温暖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故事,探寻背后的民生温度与企业担当。
2025年3月,一场“建筑碳排放核算方法与碳中和路径”专题培训在省建科院拉开帷幕。这场培训没讲什么“大道理”,却实实在在瞄准了职工们工作中最关心的事——如何跟上行业新趋势、让自己的饭碗端得更稳。通过系统性的学习,大家对低碳发展的思路更清了,手里的技能更硬了,面对工作也多了份琢磨创新的劲头,这点点滴滴的变化,正是企业给职工最贴心的“职业底气”。
强化职业意识,锚定绿色发展方向
培训特邀行业专家深入解读“双碳”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,引导职工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、企业转型需求深度绑定,树立“绿色发展人人有责”的职业意识。通过案例分析国内绿色技术创新实践,职工深刻认识到碳核算、碳资产管理等新兴领域的职业价值,激发主动学习、适应行业变革的内生动力,体现了职业素养中“强化职业意识”的核心目标。
提升专业技能,夯实岗位胜任基础
围绕碳核算方法、碳中和路径及碳交易机制等关键内容,培训采用“理论讲解+数据图表+典型案例”模式,帮助30余名业务骨干系统掌握能源结构优化、绿色技术应用等实操技能。这种针对性培训直接提升了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,符合职业素养培养中“提升职业技能,提高工作能力”的要求,为后续碳计量、碳核查等技术落地奠定专业基础。
培养解决问题能力,激发创新思维
培训中,专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,引导职工分析绿色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难题,探索“技术创新+民生需求”的解决方案。这种沉浸式学习不仅锻炼了职工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,更鼓励突破传统思维模式,体现了职业素养中“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”的培养目标,助力职工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应对绿色转型挑战。
凝聚团队协作力量,营造积极学习氛围
培训通过集体学习、分组讨论等形式,促进跨部门业务骨干交流协作,打破专业壁垒。职工在分享碳管理实践经验、探讨数字化碳监测平台建设思路的过程中,强化了团队意识与沟通协作能力,符合“职业素养在企业中应用”中“文化建设,形成积极向上工作氛围”的要求。
下一步,省建科院将持续以职业素养提升为核心,依托培训建立的碳管理知识体系,探索数字化碳监测平台等创新项目,让职工在绿色低碳实践中锤炼职业作风、提升综合素养,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,为“双碳”目标贡献国企力量。